李群玉

李群玉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轶事典故

  李群玉解去天禄的职务后,回归涔阳,经过二妃庙,题诗二首:“小孤洲的北面浦云边上,二妃的装束还像从前一样完好。寂寂春色中荒凉的古庙对着长江,萋萋荒草里只有一无字的古老碑碣。春风吹拂墓地芳草,夕阳落入深山,杜鹃声声啼哭。仍像皱眉望着舜帝出巡青青的九疑山就在湘水那边。”又写道:“黄陵庙前面的莎草欣欣向荣,黄陵女儿红裙崭新。轻舟小桨随歌远去,山水遥远愁坏了人。”以后又题诗:“黄陵庙前春天已去了,子规在松风中悲啼至流出血来,不知道魂灵落在哪里,好似在秋天的行云之中。”李群玉自认为第二篇,春去很快到了秋来有些不妥,犹豫着想改一改。眼前便出现了两个女郎,她们说:“我们是娥皇、女英,两年以后,会和你有一番男女交往。”李群玉就记住她们说的话。一会儿两个身影消失了。于是李群玉对着神像施礼后也走了。重新度过湖岭,到达浔阳。太守段成式一向和李群玉是作诗饮酒的朋友,李群玉就详细说了这件事。段成式于是开玩笑说:“想不到你还是虞舜的辟阳侯。”李群玉题诗后二年,就死在洪州。段成式就写诗哭悼他的朋友:“饮酒作诗三十年,纵横纷乱世上喧闹。醒时不要像弥衡那样死去,笑傲所有的公侯而后命归九泉。”又说:“再话黄陵往事,都被光阴催走,到老没有儿女之累,谁去哭送他呢?”


  澧县城出南门,顺澧水河往东走五华里的二圣滩上,有一座八方七层,十多丈高的石塔,那就是有名的澧州蜚云塔。这塔做工精巧,样子吓人子漂亮,每一层都雕着蛮多石多汉,哭的闹的喊的叫的,各种样子都有,简直跟活人差不多。见过这塔的人,都说它为澧州增添了风采。
提起蜚云塔,人们都说它和唐朝大诗人吏部尚书李群玉有关系。


  李群玉是澧州城里的人。他自幼好学,聪明过人。城南的仙眠洲和伏牛山,都是他读过书、习过文的地方。后来他当了大官,也不忘记家乡父老。有一年,澧州遭了大水,坏了年成。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不屑说,一想起年年要交的官税钱粮,个个都急得泪水双流。


  李群玉知道了这件事,真是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有一天,皇上出京巡查,来到澧州。他忽然想出一个巧妙办法,悄悄地钻进厕所里,用蜜粮写下了“湖南澧州钱粮可免。”八个大字。没过多久,成千上万的苍蝇闻到蜜糖味,在那八个字上歇满了。碰巧皇上进厕所小便,看见那些苍蝇排成的字样,不觉十分奇怪,随口应道:“湖南澧州,钱粮可免”。哪晓得李群玉在旁边等着,皇上刚念完,他就当圣旨往下传了。皇上呢,坐了好多年位,看见苍蝇排字还是头一回,以为是天老爷的意思,也就答应了。这样,澧州的官税钱粮,就从此免除了。


  李群玉告老还乡,死在家乡以后,澧州人都特别想念他,留恋他,特地请来风水先生,要为他选个好葬地,来世也做大官,保佑澧州的百姓。


  风水先生看了很多地方,最后吩咐把李群玉葬在澧州城东两里多的澧水河滩上。坟葬好了,


  风水先生当着众人念道:“贵人葬滩前,澧州风水现,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还有三斗六长芝麻官哩!”
说来也真奇怪,李群玉安葬的当天晚上,好多人都看见一对金鸭子宝光四射,对着他的坟墓拍翅点头,叫得特别欢。于是,大家就把这滩叫做金鸭滩,都说李群玉葬到了有福脉的风水宝地。


  隔不多久,朝中八府巡按白大人要巡视湖南、湖北。这白大人是解元出身,湖北孝感县白家庄人。来湖南以前,先看望过他的母亲。他的母亲要求儿子到澧州后,必须找到李群玉的坟墓,双膝下跪,诚心三拜。白大人搞不明白这是什么原因。他的母亲对他说:“儿呀!没有李群玉,也就没有你。”原来,李群玉十八岁时上京赶考,路经白家庄时,白大人的母亲正是二八芳龄,在家守寡,一心想窃脉传后。这时她暗暗看中了李群玉。李群玉对上京考中是“吃了秤砣——铁了心的”,对男女色情的事不感兴趣,只是提笔写了小小的“过脉”二字,用手递了过去,在寡妇的手心上轻轻地拍了几下。大概是天意的安排,寡妇从此怀孕了,不久生下了白大人。男人不能摸女人手心的话,而今还有人在说呢。


  白大人来到澧州,查访了州府民情,没有祭扫李群玉的坟墓,却来到了新修的盘山庙前。还没等他下轿,突然一阵旋涡风平地吹起,卷落了他的轿顶。他下次出轿来,四下观看,只见李群玉坟墓那一方金光四射,亮通通的。当他问明白那就是金鸭滩时,眼前现出了一行行的金字。白大人仔细一看,那些字原来是一首诗:“白大人白了白,白得不明白,虽是白家子,实为李家脉。”这一下,可把白大人惹怒了,他转身察看了澧州地势,连忙下令在李群玉坟墓的上游修理工了一个文良制。并说:“修起文良制,治死金鸭滩。”自此,水流迂回,金鸭滩也逐渐消失。澧州人民的日子也一天也一天地苦起来了。


  为了让老百姓再过上好日子,安居乐业,澧州人时刻都想恢复澧州的风水。到了明朝末年,有人出了一个主意,提出要修宝塔,镇河妖,截住澧州风水。地点就选在金鸭滩下面的二圣滩上。宝塔刚刚只修了三层,就因为老百姓饭都吃不饱停止了。直到清朝时才接着修起来。这座宝塔就是“蜚云塔”。

参考资料:

1、 0

典故

湖南三诗人

  周新国先生《武陵藏珍》记载:李群玉一生交游广,足迹遍及河南、河北、陕西、大江南北。李群玉著有诗前集3卷,后集5卷。《全唐诗》录他的诗263首。他是晚唐重要诗人,与齐己、胡曾被列为唐代湖南三诗人。唐末周朴《吊李群玉》诗赞道:“群玉诗名冠李唐,投书换得校书郎。吟魂醉魄归何处,空有幽兰隔岸香。”记载“长沙窑”的第一人。


  李群玉还是常德考察和记载“长沙窑”的第一人。他的《石渚》一诗,对当时长沙窑陶瓷器的生产情况,作了真实而生动的描述:


  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


  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


  回野煤飞乱,遥空爆响闻。


  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


  “石渚”,就是指长沙窑的所在地。诗中描写长沙窑在烧制陶瓷时,烟火冲天,十分壮观。“地形穿凿势”是指挖掘瓷土的山洞和洞穴的深度。从此也可见,“长沙窑”就是唐诗中的“石渚窑”。

参考资料:

1、 0

人物生平

介绍

作者《李群玉》的诗文
赏析

昼寐

李群玉李群玉 〔唐代〕

筠桂晚萧疏,任人嘲宰予。鸟惊林下梦,风展枕前书。
正作庄生蝶,谁知惠子鱼。人间无乐事,直拟到华胥。
赏析

法性寺六祖戒坛

李群玉李群玉 〔唐代〕

初地无阶级,馀基数尺低。天香开茉莉,梵树落菩提。
惊俗生真性,青莲出淤泥。何人得心法,衣钵在曹溪。
赏析

始忝四座奏状闻荐蒙恩授官旋进歌诗延英宣…二十四韵

李群玉李群玉 〔唐代〕

两鬓有二毛,光阴流浪中。形骸日土木,志气随云风。
冥默楚江畔,萧条林巷空。幽鸟事翔翥,敛翼依蒿蓬。
一饭五放箸,愀然念途穷。孟门在步武,所向何由通。
只征大易言,物否不可终。庶期白雪调,一奏惊凡聋。
昨忝丞相召,扬鞭指冥鸿。姓名挂丹诏,文句飞天聪。
解薜龙凤署,怀铅兰桂丛。声名仰闻见,烟汉陪高踪。
峨峨群玉山,肃肃紫殿东。神飙泛钟漏,佳气浮筠松。
自顾珉玞璞,何缘侣圭琮。群贤垂重价,省已增磨砻。
天子栖穆清,三台付夔龙。九霄降雨露,万国望时雍。
巍巍致君期,勋华将比崇。承天四柱石,嶷若窥衡嵩。
日见帝道升,谋猷垂景钟。寰瀛纳寿域,翔泳皆冲融。
百神俨云亭,伫将告成功。吾徒事文藻,骧首歌登封。
赏析

醉后赠冯姬

李群玉李群玉 〔唐代〕

黄昏歌舞促琼筵,银烛台西见小莲。二寸横波回慢水,
一双纤手语香弦。桂形浅拂梁家黛,瓜字初分碧玉年。
愿托襄王云雨梦,阳台今夜降神仙。
赏析

辱绵州于中丞书信

李群玉李群玉 〔唐代〕

一缄垂露到云林,中有孙阳念骥心。万木自凋山不动,
百川皆旱海长深。风标想见瑶台鹤,诗韵如闻渌水琴。
他日纵陪池上酌,已应难到暝猿吟。
赏析

送郑子宽弃官东游便归女几

李群玉李群玉 〔唐代〕

八月湖浸天,扬帆入秋色。岷峨雪气来,寒涨潇湘碧。
子真冥鸿志,不逐笼下翼。九女叠云屏,於焉恣栖息。
新诗山水思,静入陶谢格。困醉松花春,追攀紫烟客。
相逢十年旧,嚬笑等欢慽.一饭玉露蔬,中肠展堆积。
停食不尽意,倾意怅可惜。云水一分飞,离忧洞庭侧。
回车三乡路,仙菊正堪摘。寄谢杜兰香,何年别张硕。
赏析

赠方处士

李群玉李群玉 〔唐代〕

白衣方外人,高闲溪中鹤。无心恋稻粱,但以林泉乐。
赤霄终得意,天池俟飞跃。岁晏入帝乡,期君在寥廓。
赏析

送处士自番禺东游便归苏台别业

李群玉李群玉 〔唐代〕

哑轧暮江上,橹声摇落心。宛陵三千里,路指吴云深。
莼菜动归兴,忽然闻会吟。南浮龙川月,东下敬亭岑。
多君咏逍遥,结萝碧溪阴。高笼华表鹤,静对幽兰琴。
汗漫江海思,傲然抽冠簪。归屿未云寂,还家应追寻。
二陆文苑秀,岧峣怀所钦。惜我入洛晚,不睹双南金。
江左风流尽,名贤成古今。送君无限意,别酒但加斟。
赏析

洞庭风雨二首

李群玉李群玉 〔唐代〕

面南一片黑,俄起北风颠。浪泼巴陵树,雷烧鹿角田。
鱼龙方簸荡,云雨正喧阗。想赭君山日,秦皇怒赫然。
巨浸吞湘澧,西风忽怒号。水将天共黑,云与浪争高。
羽化思乘鲤,山漂欲抃鳌。阳乌犹曝翅,真恐湿蟠桃。
赏析

吾道

李群玉李群玉 〔唐代〕

吾道成微哂,时情付绝言。凤兮衰已尽,犬也吠何繁。
轻重忧衡曲,妍媸虑镜昏。方忻耳目净,谁到翟公门。
© 2023 库百古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